城阳区英语学科公开课教研活动在我校成功举办——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5月23日,以“城阳区高中英语学科区公开课展示暨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活动”为主题的英语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举行。我校高一英语教师龚举兰和宋润之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英语组陈杰老师就英语教学策略及青年教师发展进行了经验分享。城阳二中钟家如老师分享了青年教师成长经历,让大家感受到了成长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城阳区教研员陈敬义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分享了年轻教师成长的一些建议。
课例展示
(一)宋润之老师阅读课
Unit 4 Han Gan and His Horses

宋老师以某博物馆招聘导游的广告导入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艺术家的故事”这一主题语境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及标题,激活话题相关背景知识,并明确学习目标;进而深入文本,通过问题层层推进、信息整合,学生完成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的文本解读;同时宋老师设置“What spirit should an artist have?;“Some people say AI paintings are real paintings. Do you agree with them?”等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艺术家生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进而理解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最终能够在小组展示活动中作为导游向游客介绍画家及其作品;同时,本课最后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通过AI画的马和韩干的照夜白图对比,引发学生对AI绘画到底是不是艺术的深入思考,使学生跳出文本限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本堂课突出情境教学,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同时结合当下热点话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多轮互动中探究主题意义,学习如何介绍艺术家以及如何描述艺术作品,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品格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
(二)龚举兰老师读写课
Unit 4 Writing about an artwork

龚老师从以读促写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语篇,层层推进教学。活动一:第一步,围绕一封外国友人的来信展开,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How to introduce an artwork? 以剪纸作品《梅》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去介绍艺术作品。第二步,通过阅读《向日葵》的介绍、《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蒙娜丽莎》、 “Han Gan and His Horses”,使学生梳理出从哪方面去介绍一个艺术作品、语篇结构,以及描述一个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部分、虚实结合、想象、抓住关键特征、方位顺序等写作特征。第三步,学生小组讨论出描述一个艺术作品时,需要选取哪些有效的语言表达策略,即使用形容词、感官动词、非谓语动词、感叹句、定语从句、现在进行被动等。活动二:学生根据前面活动梳理出的框架和语言特色等先小组交流讨论2分钟,然后开始15分钟的写作。活动三: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选出最佳的作品,一起分析语篇结构、内容、语言等,欣赏写作亮点,修改错误,达到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在实践中全方位的评价、总结和提升。
通过回复一封外国友人的信件,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对本单元知识的迁移运用。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主动梳理了本单元的一些语言知识,学习了介绍艺术作品所需要的语篇结构。在介绍中国剪纸作品《梅》的过程中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弘扬了中国剪纸文化,增强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整节课巧妙地将英语学习融入具体情境,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总结、反思、发现,并强化语言的“用”,在互动学习中感知、探究、内化英语知识。整节课,读的环节互动有效,写作评价环节全面深刻,为以读促写的单元写作输出教学做出了优秀示范。
课后反思及研讨交流

课后宋润之老师就《如何备好一堂课》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宋老师结合本节阅读课,从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交流。首先,基于课标理念,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聚焦核心问题进行目标设计,围绕目标进行活动设计,最终本堂课的重点、脉络、知识点等通过板书以凝练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次,要备好一堂课,需要反复研读课标,形成大观念,并思考文章的写作意图及其与单元主题意义的联系,在对文本的what?why?how?的探究中充分挖掘其主题、内容、写作意图、文体特征、内容结构等;同时,以生为本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立足学情,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让真实学习在学生身上发生;最后,通过对学生的反应和目标达成度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反思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思考是否发展了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龚举兰老师就《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分享了上课心得和应用文学习的一些技巧。总结了一些学生写作方面的一些困惑,并从课标中找到应用文的考试依据和要求。高考考查英语学科素养,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社会情境中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读、看、写的能力。龚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1.以读促写,把学生的写作输出作为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课和写作课是一脉相承,要体现连贯性和一致性。2. 情境创设,重视语用。3.语篇知识,以及写作思路和方法的梳理和建构。4.语言特点、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梳理和整合。5.二次作文,面批面改。6.相关语料的拓展和积累。
课例点评

城阳三中王付军老师认为,龚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课标理念的要求。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本单元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了四个中内外艺术作品之后,让学生介绍中国的剪纸艺术给外国友人,情境创设非常符合本单元的主题观念,做到了以读促写的有效输出。

京华学校刘明东老师认为,宋老师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符合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艺术家韩干的优秀品格,以及欣赏画作《照夜白》,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贯穿整堂课的始终。最后还探讨了AI所创作的马和韩干所画的马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整堂课思维含量高。活动设计有层次,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堂优秀的阅读课,真正体现了阅读和思维的完美结合。
城阳二中钟家如老师分享青年教师成长经历

钟家如老师分享了她作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感悟。她谈到做一名有力量的教师,身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她深知教育的力量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她将每一次历练和挑战都看做是教育生涯的机遇,砥砺前行,广泛学习,积极反思,不断调整优化,形成自己的管理和教学风格,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她时常感恩于自己成长过程中与同事和学生之间诸多温暖和善意,来自团队和学生的力量让她更加幸福和激情地前进。从钟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老师的干劲和韧劲、活力与热情。
陈杰老师分享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及青年教师发展建议

首先,陈杰老师就高中英语教学策略,从“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改进”方面,重点谈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估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青年教师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展示了教学目标如何设定,教学活动设计,以及两种常见的教学流程。
其次,在谈及青年教师发展建议方面,陈杰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其改变人生的三年历程,给青年教师提出了几方面的建议:1.多读书。趁年轻闷头苦读理论书籍,增强自身理论修养,提出在目标引领下进行理论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蓝皮书系列》等等);2.多实践。将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潜心研究文本解读,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高阶思维;3.多探索。勇于探索课堂改革,践行基于学情的情境教学;探索基于读写整合的英语教学模式;尝试命题,从命题者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最后,陈杰老师与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在他看来,这是历尽磨难的三年,也是实现人生蜕变的三年,激励青年教师抓住机遇,潜心阅读,脚踏实地,最终在广阔的教育天地,有所作为。
城阳区教研员陈敬义老师总结此次教研活动

最后,城阳区英语教研员陈敬义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总结。他对与会老师们的精彩展示和深入交流表示赞赏,并鼓励广大英语教师要继续研读教材和课标,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课标理念,把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到学生身上。
陈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关注高考变化,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各种技能,比如AI技术等手段在课堂中的使用。同时陈老师建议青年教师要不断反思,提升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
陈老师还充满热情地和青年教师一起分享了李陆桂老师《给年轻英语教师的6条建议》。(1)一定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2)主动请同学科教师听你的课。(3)多上课。(4)熟悉教材、吃透教材。(5)加强教学的计划性。(6)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多青年教师也表示此次活动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感谢能有这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往期推荐:一流的国科铸就一流的你

往期推荐:这才是国科院士班!

联系方式
QINGDAO AFFILIATED SCHOOL TO UCAS
联系电话:
139 6395 0919 (周老师)
13780836978 (滕老师)
158 9893 5169(李老师)
158 0649 1028 (孙老师)
132 8086 0470(韩老师)
150 6616 7389(于老师)
152 7522 6495(唐老师)
156 8996 9175 (彭老师)
0532-6685 3227
学校地址: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硕阳路与博城路
文字|唐怡婕
编辑|唐怡婕
审核|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