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小课堂】孝父母就要做到礼敬善待,点滴践行——寿光渤海新城实验学校
《弟子规》:入则孝篇4
诚意、正心,点滴践行,德必日厚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说的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德”,就不会兴旺发达;一个人,如果没有“德”,就不会日渐强大。德行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并提升自己良好的品德呢?


“孝为德之本”, 孝道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内容,相信大家学习以后会有大的收获。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亲:父母。(2)好:喜好,爱好。(3)力:尽力,努力。(4)谨:认真、严肃、恭敬的态度。(5)去:去掉、除去。
父母所喜好的东西,只要合情合理,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尽力为他们准备齐全;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除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贻:留下,导致。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身体受到伤害,会让父母忧心;德行有了污点,会让父母羞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何:什么。(2)难:困难。(3)方:才。
父母无微不至地爱护和养育我们,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孝顺父母自然不难;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孝顺父母才更难能可贵。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过:过错,过失。(2)怡:喜悦,快乐。(3)柔:柔和,温和。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想办法劝谏他们改过来;规劝时要和颜悦色,声音柔和(《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入:听取,采纳。(2)号(háo):大声哭。(3)挞(tà):用鞭子或者木杖打人。
如果我们的规劝父母听不进去,等父母情绪好转时再劝谏。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就要哭着恳求父母,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国学小故事,经典我来讲:

元觉劝父
古代生产力落后,生活困难,有些地方有弃老的风俗。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有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赶紧把老人接回家赡养。


王祥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人叫王祥。他自幼心地善良,孝敬父母。有一年冬天,王祥的继母想吃鲤鱼,但这时天寒地冻,水面上都结了厚厚的冰,到哪里去找鲤鱼呢?
后来,王祥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来到河中间,解开衣服,光着上身趴在冰面上,希望用身子融化冰面,然后下河捉鱼。不一会儿,王祥就被冻得浑身通红,直打冷战,但他仍然咬牙坚持着。突然,他身侧的冰面裂开了一个大洞。王祥喜出望外,正要下河捉鱼时,却看见两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从冰洞中跳了出来。原来是河神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送了两条大鲤鱼给他。乡亲们知道后,都称赞王祥孝顺。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别忘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智慧小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爱的小朋友,你可曾用心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你可知道父母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有没有和颜悦色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和在校生活?你有没有照顾好自己,健康饮食,按时作息,自觉遵守纪律,让他们安心放心?你会不会察言观色,知道父母为什么突然不开心?……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是我们应该做的。慈鸦尚反哺,羔羊犹跪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学了《弟子规》,我们就要按照《弟子规》中的指导,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端正思想,精诚心意,明德向善,好好说话,用心做事,照顾好自己,爱护好家人,直至修身立世,成大功,立大业,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END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厚德承世 砺志报国
报名咨询电话:
学校办公室电话:0536-5031201
寿光渤海新城实验学校网站:
寿光渤海新城实验学校地址:寿光市金海路以西,安前街以北。

关注学校抖音账号,
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抖音号:sgbhxcsyxx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码反馈教育疑问,家校沟通畅连无阻
宽高教育集团总校长王金战信箱:
宽高教育集团总校长热线:18618269791
文字|周庆丽 图片|刘智 周庆丽 编辑|刘智 责任编辑|胡瑞红 审核|周鹏 监制|张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