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对话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校长王金战:投身教育四十余载,幸福而光荣!——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

 

予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
多数人眼中,王金战是缔造了一个班49个人,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的优秀教师,是著名教育专家、博士、北京宽高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宽高卓越校长峰会主席、美国麻州国际教育首席顾问、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家庭教育分会会长......诸多荣誉加身的他,始终钟情于“教师”这个最朴实的称谓。
从偏远乡村到“中国最牛中学”,王金战见证了教育最纯粹的模样,亦将青春奉献在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中,于朗朗书声中见证教育前行的力量。
一双自称冬暖夏凉的黑色运动鞋、一只老皮箱,陪伴王金战朝着“初心”方向,“一根筋”走到底,一心一意办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
 
撰文/于莹
审校/冯亚楠
 

 

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

 

多数人知道王金战应该是在2003年。这一年,他所带的一个班级创造了堪称当年中国高考史上的奇迹,亦让他一战成名。

 

多年后再次回忆起这段经历,王金战不由感慨成绩背后的故事。“2000年,在我担任人大附中一班级的班主任后半个月,便摸透了班里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也让我发现仅凭裸分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足10%。于是,在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后,我开始逐一为他们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最终,13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26名学生取得加分资格,还有5名艺术特长生,2名体育特长生......”

而这一切则得益于王金战“培养孩子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发掘的潜能”的教育理念。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他称之为“有教养的人”。

 

丰富的教育经历给予王金战多样的教育视角,也使他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维度去审视教育,捕捉时代与教育的要求。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立德树人,为国育才。

 

为此,北京宽高教育集团在成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厚德承世,砺志报国”的校训,而王金战既是提出者,亦是践行者。他引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话语“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君子,德才兼备乃圣人也”激励年轻人,要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然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正是在中小学阶段。对此,王金战提出五个德育目标:有家国情怀;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健全的人格;要学会知恩、感恩、报恩。

 

怀着为国育才的初心,王金战还提出了“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的育人理念。他说,“你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口袋,还是当成火把,这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传授知识只是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可见,因材施教的第一步,便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其潜能。

 

一生只干一件事

做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

 

在十九大报告擘画的蓝图中,到2050年,中国将为世界贡献第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样本。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这一生只干教育这一件事,一心一意办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努力成为民办教育的统领者,基础教育的引航者。”于王金战而言,入行四十余载,与教育相伴终生,幸甚至哉。

 

 

如今,已届花甲之年的王金战,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附属学校的掌舵人,谈起办学脸上便洋溢着满满地幸福,虽早已看不出他历经了怎样的艰辛,但那份执着的教育情怀,早已“润物无声”般浸润他的身心,因这份难舍的教育情缘,使他彻底地走上了办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的“不归路”,这也成为他执着的追求与终身的梦想。

 

 

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国有民办非营利学校,于2020年落户青岛城阳区。谈及国科大附中与青岛的缘分,王金战道出了自己曾在青岛二中执教5年的难忘经历,也正因对这座城市有特殊的感情,让他下定决心要在青岛打造一所以“省内领先、全国一流、世界名校”为目标的学校。

 

作为一颗教育新星,在过去两年里,学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向往、家长首选、社会盛赞”则离不开学校优质的师资,成熟的课程,更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和家校的默契配合。

 

 

在教学方面,学校从小学开始抓特色思维课,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发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并进行重点培养。另外,学校还会与中国音乐学院、清华美院等国内顶尖院校合作成立各种特长班,邀请名家名师进校园,让学生们“和大师对话”。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自身优势去因材施教,为孩子提前“设计”未来,根据孩子的个人特点先为他找出“出口”,再根据“出口”为孩子提前设计好“入口”,因材施教,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据王金战介绍,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精细管理”“高效课堂”等制度,其中集团邀请教育专家为学校量身定做了“高效课堂12条”,助力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同时,对老师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考核体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考核体系的一项重要标准。此外,学校还对教师实行过关制,制定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在他看来,一个老师就是要培养学生面对不知道的未来,为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学校就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王金战的学校就是要为30年后的中国,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图片

最好的家庭教育

就是与孩子一起修炼成长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育者,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将直接决定他们人生的高度。而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双减”政策下,家长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王金战关注四个核心:良好品德的培养;广泛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思维的开发;确定一门特长

 

他说:“想要地里不长草,最好的办法是把地里种满庄稼。想让聪明的孩子不折腾,就让阅读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多读书的孩子思维活跃,分析能力强,在做题的时候思维就不会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区域,分析和综合能力也会提高,进入高中更能显示出优势。一个学生阅读面广,视野开阔,理解能力强,考试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14岁之前是一个人一生智力开发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将完成一生智力开发的95%。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很好地开发孩子的左右脑,培养孩子逻辑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王金战还提到,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在14岁之前学到了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的智力和潜力将会得到巨大的开发,但是如果逼着他学了不想学的东西,孩子的智力也会被扼杀。因此,论语上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从业四十余载,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探路者,王金战以“办中国最好的基础教育”为己任,秉承“厚德承世 砺志报国”的校训,坚持“名家治校、点燃激情、高效课堂、精细管理、集团联动、多元发展”,利用民办学校灵活的体制,见证中国基础教育的变迁与成长,而他却始终幸福而光荣。

 


 

 

2022年5月13日 16:45
浏览量:0
网站首页    新闻与活动    媒体聚焦|对话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校长王金战:投身教育四十余载,幸福而光荣!——国科大青岛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