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李白诗选》札记——国科大青岛附属实验学校
解童
毕业于长江大学
国科大青岛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身为师长,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孩子。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尊重、理解、平等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和谐发展。
小时候喜欢背诗,印象里背过的第一首诗便是李白的《静夜思》。当时年纪尚幼,还不懂这明静醉人的秋日夜景,更不懂其中的思想浓情。长大之后,依然倾心于读李白的诗词。
诗歌出盛唐,盛唐出李白。李白无疑是大唐最耀眼的一颗星,他的一生被无数人所传颂,他飘逸豪放的诗歌也被无数人吟咏。读完他的诗,我好像看见了那滔滔不绝的黄河,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那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楚狂人”,那月下独酌的诗仙。无论在仕途做官还是过云游四方的生活,他总是用满腔的热情、乐观与豪迈讴歌自己的理想,追求着他充满浪漫主义的生活。
自古以来,凡有志之士,皆有成为侠客的梦想。李白的可爱之处正在于他的侠客性。“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爱酒,世人皆知,酒入豪肠,似醉非醉。除了喝酒,李白也有侠客梦。他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主角和皇帝的座上宾,他在描绘自己时曾说道:“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他崇拜的是朱亥、侯嬴这样的侠客,武艺高强、慷慨豪迈、行侠仗义、不惜一死。实际上,李白一生漫游都在拜师访道、学艺练剑。侠客的洒脱让他写下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侠客的高洁孤寂让他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侠客的自信让他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把长剑,一袭白衫。年轻气盛的他提着一把长剑,告别家乡,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来到长安。他的才情很快震动京城,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他以为自己的报国之志很快就能实现,可是皇帝却把他当做写诗的工具。他只得辞了长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那就“明朝散发弄扁舟”。
浩荡的汴河水早已荡涤了旧国的踪迹,凡人的一生短暂又渺小。
李白从盛唐走来,举杯提剑,吟唱气象万千。他眼中的天空与大海,河流与山脉似乎永远都散发着浪漫与俊逸的神采。虽然作诗的才能没能给他带来仕途上的成功,但当他站在仕途的大地上朝着过去与未来唱出心中所有的愤懑、喜悦与狂想,他的生命本身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个月冷风清的晚上,他又醉了,一个人走到江边,民间传说李白不是病死,而是醉酒泛舟入水抱月,骑鲸遨游而去。毕竟当水波泛起,万籁复寂,天月一轮,江月一轮,谁又说得清仙人的踪迹呢?
文|解童
编辑|孙伟波
审核|周鹏
监制|李全慧